全國光環境改造聚焦黑板區域
黑板燈,這個曾長期被忽視的角落照明設備,正成為全國中小學光環境改造的核心焦點。7月14日,廣元市朝天區教育部門對黑板燈技術參數進行重大調整;同一天,安徽省寧國市啟動84萬元教室護眼燈改造項目招標。
短短半個月內,滁州市第二中學發布智慧護眼燈采購安裝招標公告,計劃安裝360盞黑板燈;壽縣宣布投資90.3萬元推進129間教室光環境改造;山西省翼城中學教室護眼燈改造項目公布中標結果。
一場以黑板燈為核心的教育照明升級浪潮正在全國悄然興起。
被忽視的光盲區,黑板燈為何成為教室的關鍵短板?
在傳統教室照明設計中,黑板區域往往被邊緣化,僅依賴普通頂燈或側燈補光。這種忽視導致三大痛點長期存在:
反光干擾使學生需頻繁調整坐姿才能看清內容;眩光刺眼讓教師長期視覺疲勞甚至流淚;照度不均導致黑板邊緣暗淡,角落文字模糊難辨。
更嚴峻的是現實背景: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高達52.7%,其中小學階段已達35.6%。當學生瞇眼辨認反光黑板上的字跡時,視力健康正悄然受損。
黑板燈的特殊性遠高于普通教室燈——它需要精準控制光線角度、消除反光、確保垂直面照度均勻。一塊照明不達標的黑板,無形中成為教與學的“視覺障礙區”。
政策驅動升級,2025年黑板燈改造進入爆發期
國家標準《中小學校普通教室照明設計安裝衛生要求》(GB/T 36876-2018)早已明確規定:黑板燈平均照度需達500lx以上,均勻度≥0.8。今年暑期,各地改造項目進入密集落地期:
安徽寧國市教體局在招標中明確要求140間教室的黑板燈必須“優于國家標準”;陜西子洲中學投入39.8萬元推進護眼燈改造,要求60天內完工。
廣元朝天區項目將截標時間從7月18日延期至7月30日,為更多企業留出技術響應時間。這一調整側面反映出市場對高品質黑板燈的需求激增。
7月31日,滁州二中啟動840萬元智慧護眼燈采購安裝項目,黑板燈占比達三分之一,與教室燈形成三比一的科學配比。這些信號表明:黑板燈已從普通設備升級為教學剛需裝備。
免責聲明|部分文案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或引用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,謝謝!